能去楼道里望望天空,看看人群,对41岁的乐晏来说,是最开心的事。毕竟,29岁患上脑膜瘤后,他就偏瘫在床,智力也有了很大缺陷,每天都只能对着天花板发呆。如厕、洗澡、出门……这些原本再正常不过的举动,都要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。
在肇嘉浜路这间5楼的老房子里,68岁的父亲乐伟忠照顾起儿子来也愈发力不从心。“他心疼我,想自己去上厕所,但没法从马桶上站起来。我想推他去门口透透气,可他200斤,门槛都过不去。”乐伟忠说,他们今年申报了上海市残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,智能马桶、把手、坡道等量身定制的项目,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麻烦。
上海有约60万持证残疾人,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项工作已经持续多年。2024年,“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”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,全市现已完成改造5283户,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。
从解决“做饭难、如厕难、洗澡难”到“居家更方便、家人更安心”,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庭改造,稳稳托起了残疾人的幸福。
量身定制,满足个性化需求
“洗澡间这个竹纤维墙壁真好,不怕磕。”“客厅木地板本来被白蚁啃得一塌糊涂,现在新铺的地板革又好看又能防跌倒。”“新抽油烟机薄了20多厘米,过道宽敞了好多”“卫生间的把手太方便了,儿子一伸手就能自己拉着把手站起来”……
说起家改给生活带来的便利,乐伟忠根本停不下来。今年6月7日签约,6月17日全部完工,工期不过10天。“施工过程不仅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生活,还把出入、洗浴、如厕、做饭等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全,改造得太好了。”他连说了很多句感谢,感谢残联的项目,感谢社区的牵线,感谢施工方的细致耐心,这些设计远超他的预期。
改造之所以能贴合乐家父子的需求,是因为市残联在改造过程中,按照残疾人申请、入户评估、施工改造、入户验收等流程,坚持“一户一案、按需改造”,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家庭的个性化需求。“乐叔叔家是我们今年改造的第一户,经过多次探访和交流后,我们敲定了改造项目。”上海同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养老服务部经理陈露介绍,这些项目包括进户门增添无障碍坡道,卫生间整体墙面铺设竹纤维材料,更换如厕设备、厨房设备、地板等。
乐伟忠指着放在卫生间门口的洗衣机说,儿子体型壮,以前进出卫生间时,要侧着身才能进去。施工人员多次上门走访,很细心地想办法垫高了洗衣机底部,这样机器就可以往里挪十厘米,让出门口的空间,进出就方便很多。“他们很有心,会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房屋状态灵活变通,改的地方都是我们需求最迫切的。”
如何满足残疾人家庭“人性化”和“个性化”需求,是施工中反复考量的问题。今年41岁的姚瑞欢住在金桥,32岁时一次车祸让他左半身瘫痪。卫生间的玻璃淋浴房,成了他洗澡的最大障碍。“进进出出要跨过门槛,太麻烦了,我只能减少洗澡次数,一个月最多洗两次。夏天天实在太热了,就多擦一擦,忍一忍。”姚瑞欢说,以前每次如厕、洗澡,自己都要搞得满头大汗、筋疲力尽。
提到改造后的卫生间,姚瑞欢和父母都不住地竖大拇指。“我们家原来的木门很重,他们帮忙换了这个更轻巧的移门,不仅更好开关了,门洞拓宽后,我儿子进出也方便了。”姚瑞欢的妈妈满脸带笑,来回演示着这道门的方便之处。
姚瑞欢一家1994年搬进这里,2009年重新装修,当年时兴的淋浴房、大镜柜,在他2015年车祸后都显得有些多余。
“玻璃门拆掉后,铺了这个长条形排水道,带一点V形,有一点水就能漏下去,真的非常方便。”姚瑞欢妈妈在卫生间里指指地上的无障碍快排,又摸摸能加热烘干的毛巾架、新的镜柜,“这些都老好用了。”
崇明区的残疾人家庭住房以农村自建房居多,房屋构造、家庭情况差异比较大,更需要“一户一设计”。家住建设镇运南村的倪先生因车祸导致下肢残疾,日常出行都要依靠轮椅。此前,他家中的厨房和卫生间设施陈旧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一般家用的灶台和洗手池对他来说太高,操作不方便;多个房门入口处有较高的门槛,轮椅通行很困难。
施工团队针对倪先生家的情况,对厨房、卫生间进行了局部改造。改造后,厨房的灶台变矮了、灶具换新了、还装上了燃气报警器,房间门槛不见了,卫生间的镜子能翻动了。现在,在老伴的帮助下,倪先生能坐着轮椅自由进出每个房间,实现了“洗澡自由”和“如厕自由”。
摸清底数,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
“今年家改,我们正式启用了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综合服务平台’,这是一个新的管理平台,可以对改造内容、服务商产品商选择、验收标准、维保服务等进行全流程管理。”市残联权益保障处负责人介绍,在改造前,街道残联和村居工作人员会逐户进行摸底调查,了解残疾人的需求,初步制定方案;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工艺和进度也要时时监督,确保每处改造都能发挥实效,让残疾人居家无障碍。
要做到居家无障碍,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地面找平,避免沟沟坎坎。在姚瑞欢家,施工方除了让卫生间焕新,还根据他的动线,在花洒两侧设置了加长的一字形扶手,帮助他移动;在马桶侧面配置了下翻扶手,让他在如厕时可以借力起坐。
上海嘉加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珺介绍,前期沟通中,姚瑞欢反复强调马桶很难用,他们特意为他挑选了一款新马桶,坐垫上有一前一后两个感应点,即使他有肢体障碍,坐姿不正,也能准确感应到位置。
“现在卫生间用起来很方便,看起来也更整洁美观了。”姚瑞欢妈妈说,最让她感激的是,“有了这些辅助,儿子能独立完成很多事,他觉得更有尊严,我们也很欣慰,这才是顶顶重要的。”
除了提升“看得见”的地方,更多“看不见”的服务也没缺位——乐伟忠说,街道的残联专职委员对他们一直都很关心。为了这次改造,他们反复来了解需求,解答疑问。儿子需要辅具,残联就帮助申请发放轮椅;想了解补贴申请进度,他们也会帮助查询;有下楼的需求,还可以申请使用爬楼机。“温暖关怀、探望慰问从不间断,他们真的把我们当作家人一样。”
“改造完毕并不是服务的结束,按照市里的要求,区残联、验收机构、街镇和社区四方工作人员还要一起入户抽查,对已完成改造的残疾人家庭开展回访。”浦东新区残联工作人员阎志军介绍,通过回访,他们将进一步掌握残疾人对改造的项目、产品、施工质量、机构服务态度等的满意度,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。
还没等上门回访,乐伟忠就已经写好了感谢信:“我快70岁了,体能下降,无暇顾及生活环境和质量。这次改造过程中,你们多次上门探访、评估、查看,解决了我家的生活、出入和安全难题,细致入微,工作耐心,万分感谢。”
现在只要天气好,乐伟忠都会推乐晏去走廊吹吹风,有云飘来,有鸟飞过,乐晏的眼睛也鲜活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