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的手机产业链,可谓跌宕起伏。

上半年由于消费不及预期造成库存积压,行业经历了多个季度的库存整理时期。随着下半年华为入局和行业进入销售旺季,叠加库存状况走向健康,行业正逐渐回暖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梳理头部手机产业链财报发现,年内或许增收未必是核心命题,但增利似乎是厂商核心目的。此外,厂商也纷纷强调内部管理的效用。

进入2024年,手机行业的复苏态势似乎已经明确。Counterpoint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.5%,环比增长4.6%,连续第二个季度同比正增长。预计2024年行业销售将实现低个位数同比增长。

低位增长意味着2024年的行业竞争环境依然面临挑战。随着华为回归,国内其他头部厂商倾向于在中低端价位段激烈竞争,由此考验着手机产业链的沟通协同和产品定义。当然对于手机产业链公司而言,在手机之外探寻新的业务增长极也在逐渐显效。

稳步复苏

多名从业者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手机产业链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,就已经陆续进入库存健康状态,此前则经历了一定库存盘整过程。

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,今年一季度国内手机销量增长,一定程度与前一年销量基数偏低有关。“因为2022年四季度很多厂商对中高端市场有较多产品备货、但定价并不太激进。导致当时很多厂商处在清库存阶段。”

综合来看他指出,2023年四季度开始国内手机市场行情在转好,2023年相比之下会是一个低谷。“今年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看到阻止市场回暖的外因,此外大部分厂商在积极采取提升性价比换销量的动作,希望推出相比以往配置更高、但进入更好价格段的手机,以此吸引消费者换机。”他回顾道。

更大的变量来自华为回归为行业竞争态势带来影响。Counterpoint统计显示,一季度华为在所有手机品牌厂商中脱颖而出,销量同比增长69.7%。究其原因,在于其Mate 60系列销售火爆,加上品牌知名度家喻户晓,令华为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大幅提升。

林科宇对记者表示,因为中国并不是增长型市场,去年下半年华为回归,势必会抢下其他厂商的一定份额,这也已经在发生了。

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注意到,大部分厂商会倾向于争夺市场份额,而放低争取利润的优先级。这也是一定要做的事,毕竟高端市场难以与华为一较高下。”他续称,在此过程中,很多厂商会选择用偏中低端产品争取更大市场份额。

这种趋势也体现在产业链财报中,在上半年的承压期,公司也在努力应对。

ODM代工龙头华勤技术财报显示,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3.38亿元,同比下滑7.89%;但归母净利润为27.07亿元,同比5.59%。

公告显示,营收下滑是因为本期智能终端等产品单台售价降低。在费用管理方面,公司还进行了研发效率的优化和提升。

精密结构件头部厂商长盈精密有类似情形。2023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.22亿元,同比下滑9.7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70.28万元,同比增长102.23%;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863.21万元,同比增长10.26%。公告解释,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,源于在上半年终端需求疲软的压力下,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。

2023年受上半年下游需求疲软影响,长盈精密消费电子业务共实现营收101.32亿元,同比下降19.63%,该业务占营收比重的73.83%。毛利率为20.31%,同比增长2.8个百分点。

公司方面指出,虽然营收规模略有下滑,但在新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。第四季度公司大客户XR项目顺利实现量产;10月底,安卓客户智能手机钛合金结构件项目也顺利实现量产。

产业联动

2023年的库存压力和2024年的行业份额竞争压力,对手机产业链的合作倾向也带来新变化。

在林科宇看来,目前华为的回归主要在争取更多高端市场份额,其他国内厂商就会希望借助推出更高性价比、更好的系统调教、AI性能增强等的手机产品,维持现有份额或尽量少被挤占份额。

这已经体现在销售数据上。“一季度数据反映了国内春节前后的销售情况,其增长点主要来自于中低端产品。例如春节期间会吸引低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入门级手机。”他指出,这些趋势是让ODM厂商得以获利的原因。“实际上在中低端产品方面,ODM代工厂会有发展优势,让整体利润实现最大化、体量最大化。因此会看到ODM厂商有机会在这个行情下持续增长。”

Counterpoint统计显示,设计外包正成为主流。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下降了 4%,但由于许多品牌选择将智能手机设计和制造外包给ODM厂商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,因此2023年,ODM/IDH对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的贡献同比微增达历史最高水平。三星、小米、荣耀、OPPO、vivo等品牌正将部分产品线外包给ODM/IDH厂商。

华勤技术财报显示,2024年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.29亿元,同比下滑3.52%,归母净利润6.06亿元,同比上涨2.59%,归母扣非净利润5.3亿元,同比上涨43.14%。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数据中心业务快速高质量成长,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上升。

林科宇举例道,在2022年左右,vivo委托给ODM代工厂的订单比例大约在20%左右,但2023年其有接近一半订单给了ODM代工。这是因为手机整机厂商借助ODM代工厂的能力,就不需要额外投入相应人力、生产等成本,对于整机厂本身就意味着成本优化。

“手机厂商都在争销量,比较容易的路径是争夺中低端市场。选择ODM厂商就是比较合适的路线。”他指出,其中逻辑在于,代工厂往往承担了多家整机厂商对接近价位段的机型生产需求,更大的规模体量相对容易实现成本管控和利润最大化。

林科宇续称,当然ODM厂商对利润的挤压已经接近极致,因此并不会进一步压缩ODM厂商本身的利润空间。

新的挑战在于供应链成本正逐渐上涨。此前就有手机厂商高管对记者直言,虽然通过供应链已经知晓今年元器件会涨价,但目前涨幅还是超出了预期,尤其是存储器。

某种程度上,这促成国内产业链公司形成更为紧密的联动。不少整机公司在去年以来的中端手机发布中,明确提到与国内供应链的联合调教。密切联合对成本的摊薄、形成研发风险共担机制,可以对元器件上涨压力带来一定改善。

此前有国产屏幕厂商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越来越多国产屏幕厂商开始给国产中高端旗舰手机供货,一方面原因是技术持续成熟、国产厂商还在推进降成本等动作;另一方面整机品牌还会同时引入多家国内供应链,也是为了保障供应情况稳定。

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近期报告也指出,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,韩国地区份额缩窄至46.6%;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3.4%,同比增加15.6个百分点、环比增加8.5个百分点,份额首次超越五成。

其中三星显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1.1%,份额降至仅四成,其对苹果和三星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深,其他国产安卓品牌订单持续转出。

多条腿走路

在手机行业发展多年,“第二曲线”业务在几年前就逐渐成为产业链厂商在思考的命题。目前头部厂商业绩中,手机之外的业务正逐渐成为营收支撑。

比如对华勤技术来说,目前其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已经不是手机,而是高性能计算。

2023年财报显示,公司年内AIoT及其他、汽车及工业产品的出货量较上年增长。其中高性能计算营收占比为59.28%、营收同比增长1.96%,但毛利率偏低为9.41%、同比增加1.25个百分点;智能终端营收占比37.77%位列第二、营收同比下滑22.95%,毛利率为12.3%、同比增加1.17个百分点。

对华勤技术营收增速最大的是AIoT和其他,营收同比增长466.53%,毛利率为20.19%,同比减少5.27个百分点;汽车和工业产品营收8.17亿元、增速为37.57%,但对集团整体贡献度很小,毛利率18.33%,同比增加7.11个百分点。

公告中指出了手机产业链能够将能力“外溢”的原因:公司将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技术、供应商迁移到笔记本电脑业务上,研发效率提升到行业领先地位。在汽车电子领域,ODM模式与当前智能车产业链需求的契合度较高,从产品设计时的零部件选型,到生产时的规模化优势,再到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,ODM在成本控制上具备很大优势。由此公司在该领域布局了座舱、车控、智驾、网联四大方向。

长盈精密财报也显示,2023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35.4亿元,同比增长43.46%,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25.8%。毛利率为18.57%,同比增长1.55个百分点。

对于手机业务本身,走向价值链更高处也是必要命题。

Counterpoint就认为,ODM厂商间的竞争正从中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;此外,随着5G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,ODM厂商在将5G智能手机的价格降至100美元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
林科宇告诉记者,由于中高端产品的供应链和低端不同,倘若兼顾将涉及偏高的供应链维护成本,因此ODM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会有所侧重,整机厂在选择ODM厂商时会倾向于其匹配性。

例如vivo在发力高端手机时,就不会着力覆盖低端机型的供应链,因此会交由ODM厂商来覆盖并完成生产;在高端手机产品方面,整机厂都希望有个性化设计,但ODM厂商代工的产品差异化并不大,因此高端手机主要都由整机厂自行设计并生产。

“因此,不是ODM厂商不想接纳整机厂的中高端手机订单。一方面是供应链体系可能达不到,另一方面整机厂未必释放这种订单。”他续称,随着中国手机高端化进程持续,目前ODM代工厂承接的订单,成本大约在150美元以下,现在正在希望冲刺300美元方向。未来更多中端产品都有望由ODM厂商生产。